-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在外部环境压力下,调整经济政策以“稳企业”和“稳市场”为核心,确保经济主体稳定。
- 宏观政策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将加快发债和可能的降准降息。
- 资本市场将通过“类平准基金”等措施提升预期,推动资产价格回暖,但需警惕关税冲击和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核心观点2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制定经济工作方针。
会议在美国“对等关税”实施背景下,强调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提出统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贸斗争,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结构上将“六稳”调整为“四稳”,新增“稳企业”和“稳市场”,移除“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
在外部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策将更倾向于保护经济主体,确保企业和市场的稳定,以实现稳就业和预期。
宏观政策方面,会议延续了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预计5月起超长期特别国债发债速度将提升,以支持国内投资。
若二季度宏观局势偏弱,降准降息有望迅速推出。
在资本市场方面,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较于以往的“稳住楼市股市”更加强调市场活力。
4月中旬实施的“类平准基金”有效提升了市场预期,推动人民币资产价格回暖。
总体来看,高质量发展将逐步提升资产价值,而“类平准基金”有助于抵御外部不确定性。
需注意的是,关税冲击较大,国内宏观政策力度可能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