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行业面临盈利压力,迫切需要进行“反内卷”以改善竞争格局,推动供给侧改革。
- 国内需求有望在政策支持下逐步恢复,但海外需求增长空间有限,反倾销案件频发影响出口。
- 行业发展将从以需求刺激为主转向供给侧改革,优化供需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核心要点2这份报告分析了中国化工行业面临的“反内卷”趋势及其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自2022年以来,化工行业受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影响,盈利压力加大,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低。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内卷式”竞争,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促使化工行业发起“反内卷”号召。
在需求方面,预计到2025年,国内需求有望稳步恢复,政府将采取措施提振消费。
然而,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化工品的反倾销案频繁,海外需求增长空间有限。
报告指出,化工行业的历史周期经历了多次变化,目前正处于底部区间,未来的发展动力将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侧改革。
为优化供需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行业亟需寻求供给端的突破。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滑和需求下滑等因素。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投资标的:化工企业 推荐理由:化工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低,企业急需改善竞争格局以实现正常盈利。
在“反内卷”浪潮的背景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有望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2. 投资标的:消费品相关企业 推荐理由: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实施多项措施支持消费品市场,有望带动国内需求稳步恢复,相关企业将受益于消费回暖。
3. 投资标的:新能源相关企业 推荐理由: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双碳”战略的实施,新能源相关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具有较大的成长潜力。
4. 投资标的: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化工龙头企业 推荐理由: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具备较强技术、品牌和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将更容易在供给侧改革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市场表现和盈利能力。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滑超预期、需求下滑超预期等因素可能影响投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