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在跨季期间加大净投放力度,尽管资金成本逐步上升,仍维持了隔夜利率的稳定。
- 预计7月初流动性将自发式宽松,但逆回购到期将形成资金缺口。
- 票据利率同比下降,大行买票规模上升,表明信贷可能弱于去年同期。
核心观点2本投资报告分析了当前中国流动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主要要点如下: 1. **宏观经济背景**:跨季后,央行加大流动性支持力度,尽管如此,跨季资金成本仍在逐步上升。
6月23日至27日,央行净投放12672亿元,为今年以来的次高水平。
2. **资金市场动态**:临近跨季,央行的中长期资金投放超额,合计3180亿元,明显高于3月的跨季水平。
隔夜利率保持稳定,DR001维持在1.37%左右,而跨季资金成本则显著上升,DR007和R007分别攀升至1.70%和1.92%。
3. **展望未来**:预计跨季后流动性将自发宽松,7月初财政资金支出可能进一步改善流动性。
历史数据显示,季初资金价格通常低于跨季前一周。
尽管逆回购到期将形成资金缺口,但政府债务净缴款转为负值,可能减轻资金面压力。
4. **公开市场情况**:6月30日至7月4日,央行逆回购到期将达到2万亿元,显示出流动性压力的加大。
5. **票据市场**:6月票据利率同比下行,大型银行的买入规模上升,表明信贷需求可能弱于去年。
6. **政府债务**:政府债净缴款降至-59亿元,国债和地方债的净缴款量双双减少。
7. **同业存单**:存单到期压力减轻,6月存单加权发行利率持续下行,预计未来几周存单到期量将逐渐增加。
8. **风险提示**:需关注流动性变化的超预期风险及货币政策的意外调整。
总体来看,尽管央行采取了积极的流动性措施,但跨季资金成本上升和逆回购到期将对市场产生一定压力,未来流动性走向仍需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