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场能否走出寻底期的关键在于业绩拐点的判断,通常市场底领先业绩拐点1-2个季度。
2. 结合先行指标与同步指标判断经济底部更具前瞻性,M1回升的持续性和居民中长贷是核心指标。
3. 资金价格触底企稳是市场出现底部的必要条件,尽管8月经济指标略有回升,但仍需关注流动性和外部风险。
核心观点2该投资报告的核心要点如下: 1. 业绩拐点是市场走出寻底期的关键,市场底通常领先业绩拐点1-2个季度。
普林格周期的阶段2-4(同步指标上行阶段)时,股票表现较好。
2. 同步指标是判断市场的重要依据,但需结合先行指标来提高前瞻性。
由于同步指标的滞后性,仅依赖其判断市场底部可能导致误判。
因此,关注M1的持续回升和居民中长贷是关键。
3. 更高频的先行指标应关注资金价格。
流动性资金价格的企稳是市场底部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资金价格的下行与需求回暖之间存在时滞。
4. 8月的宏观经济数据表明,制造业PMI小幅回升但仍在收缩区间,社融增量减少,新增政府债券同比转负,贷款结构出现变化。
5. 牛市的根基仍需巩固,普林格周期的各类指标均有所回升,但整体经济复苏尚需时间。
市场在创新高后转入震荡,成交额回落,板块出现局部轮动。
6. 风险提示包括海外局势、通胀和流动性收紧等可能超出预期的因素。
继续关注主线产业的催化进展及市场交易热度。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判断业绩拐点是市场走出寻底期的关键,通常市场底领先业绩拐点1-2个季度。
- 结合先行指标与同步指标判断经济底部,提高前瞻性。
- M1回升的持续性是突破寻底期的关键,居民中长贷是更核心的指标。
- 资金价格触底企稳是市场出现底部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当前宏观经济景气小幅回升,但仍需关注社融和贷款结构的变化。
- 需关注中美会谈及算力链产业的催化进展,以把握市场交易热度。
- 风险提示包括海外局势、通胀和流动性收紧的超预期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