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标的:中国船舶(600150) 推荐理由:公司2024年业绩高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21%。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提升。
全球新造船价格上涨,造船竞争力增强。
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预计未来综合竞争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观点1- 中国船舶在2024年实现收入785.84亿元和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01%和22.21%,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 全球新造船价格上涨及成本下降使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在2025年第一季度显著提升,预计未来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 公司与中国重工的换股吸收合并获得批准,预计将提升综合竞争力,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观点2中国船舶(600150)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突出,实现收入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1%;归母净利润为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1%。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为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为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4年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毛利率为9.57%,同比增加0.29个百分点,扣除外高桥造船的影响后,毛利率同比增加3.56个百分点。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2.84%和8.05%,较2024年底有显著提升。
全球新造船价格指数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呈上涨趋势,至2025年3月底达187.43,同比增加2.32%。
同时,上海20mm造船钢板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0.77%,环比下降1.80%,船价与钢价的剪刀差拉大,预示着公司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有显著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3.8%、58.8%和49.7%。
中国在全球造船三大指标中均位居第一。
此外,公司与中国重工的换股吸收合并方案已获得国资委批准,合并进展顺利,预计将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91亿元、987亿元和10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亿元、102亿元和135亿元,对应市盈率为19倍、13倍和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人民币汇率波动、新订单增速不及预期及碳减排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