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1月CPI同比增速超预期,通胀压力增大,可能影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决策。
- 特朗普可能推迟“对等关税”计划,以避免加剧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在居民通胀预期上升的背景下。
- 当前关税政策可能采取更谨慎的执行方式,尤其是在影响美墨加和中国商品的情况下,未来降息预期也被推迟。
核心观点2报告分析了美国当前的通胀形势及其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
2月12日公布的2025年1月CPI数据显示,通胀超预期上升,食品和能源价格坚挺,核心商品和服务的环比增速也明显上行,居民通胀预期反弹,给特朗普的政策出牌带来压力。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尚未公布,可能会谨慎推进。
分析指出,特朗普面临“经济增长派”和“经济民族主义”两种立场的权衡,当前通胀形势下,短期内激烈关税政策的可能性降低。
在关税政策方面,报告提到以下几点潜在影响: 1. 对墨加25%关税的推迟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升,但在2025年3月4日前可能降级或取消。
2. 对中国10%关税已生效,若中美在一些问题上达成协议,关税可能降级。
3. 钢铝产品25%关税将在2025年3月12日生效,可能对汽车制造和建筑成本产生较大影响。
美联储的降息预期进一步推迟,市场预计下一次降息将在今年12月。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短期内可能高调,但实际执行将更加谨慎。
风险提示包括特朗普政策超预期和美国经济基本面变化超预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