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仁勋与王坚的对话强调AI演进将依赖硅基技术,未来20年仍将以硅为基础,推动AI发展。
- 中国开源模型获得国际认可,将为“算法出海”开辟新通道,推动全球AI创新模式转变。
- AI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在复杂交叉学科中,如药物筛选和气候预测等。
核心要点2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的炉边对话中,NVIDIA创始人黄仁勋与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讨论了人工智能的演进路径和技术底座。
黄仁勋回顾了AI的三次浪潮:感知AI、生成式AI和推理AI,并首次提出“物理AI”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他强调,未来20年AI将继续依赖硅基技术,并介绍了NVIDIA在算力支撑方面的关键创新,如三维晶体管结构和硅光互连。
此次对话具有多重战略意义:首先,硅基技术的延续为国产芯片厂商提供了安全的演进窗口;其次,中国的开源模型获得国际认可,可能推动“算法出海”;第三,开源模式将成为AI创新的主要动力,鼓励全球协作;最后,AI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将加速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复杂交叉学科方面。
风险提示包括AI需求可能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干扰供应链以及AI数据中心建设放缓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 1. 国产芯片厂商(如天数智芯、寒武纪、鲲云、登临等) 2. 开源模型厂商(如DeepSeek、Qwen、Kimi等) 3. 具备大模型与科研交叉能力的机构(如阿里达摩院、华为诺亚方舟、清华智源等) 推荐理由: 1. 国产芯片厂商在当前架构兼容路线下,具备安全演进的机会,能够利用未来20年的硅基技术发展窗口,适应产业化和客户验证的周期。
2. 开源模型在国际上获得认可,降低了部署成本,并具备灵活性和安全性,能够在国际项目中占据优势,推动“算法出海”的新通道。
3. 开源模式将成为未来AI创新的主引擎,若中国的模型厂商能建立开放社区,将在全球开发者生态中占据关键角色。
4. AIforScience将推动科研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复杂交叉学科的应用中,具备大模型与科研交叉能力的机构将在药物筛选、材料设计和气候预测等领域迎来产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