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报详细页

医药行业:华鑫证券-医药行业周报:国产GLP~1出海值得期待-250316

研报作者:胡博新,吴景欢 来自:华鑫证券 时间:2025-03-16 17:24:35
  • 股票名称
    医药行业
  • 股票代码
  • 研报类型
    (PDF)
  • 发布者
    tu***ms
  • 研报出处
    华鑫证券
  • 研报页数
    32 页
  • 推荐评级
    推荐
  • 研报大小
    1,325 KB
研究报告内容
1/32

核心要点1

- 2025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持续增长,企业出海迎来收获期,合作领域不断扩展。

- 减重市场热度上升,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国产企业在研发中表现出色,具备全球合作潜力。

- CAR-T细胞治疗技术进展显著,通用型CAR-T研发加速,未来有望降低治疗成本并纳入医保。

- 基因测序产业链国产化加速,Illumina被禁出口推动国内替代技术发展。

- AI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助力传统医疗模式转型,提升医疗效率和服务质量。

核心要点2

本周医药行业报告的核心要点包括: 1. **中国创新药出海前景**:预计到2025年,中国企业在全球新药市场的对外授权将持续增长,尤其在肿瘤、自免等领域。

尽管全球医药并购交易下降,但中国创新药的并购活动依然活跃,早期临床项目的合作将进一步验证中国创新药的优势。

2. **减重市场机遇**:诺和诺德和礼来的减重药物销售数据强劲,吸引更多跨国药企布局。

中国企业在减重和降糖领域研发积极,歌礼制药的GLP-1R激动剂ASC30在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

3. **CAR-T细胞疗法进展**:全球CAR-T疗法市场持续增长,中国企业在CAR-T领域的技术水平得到认可,多个国产CAR-T产品已获批。

异体CAR-T的技术突破有望降低生产成本,未来可能纳入医保。

4. **基因测序产业链国产化**:因美纳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后,中国市场对其测序仪的依赖降低,国产测序仪技术逐步赶上,相关企业已推出置换方案。

5. **AI医疗加速发展**:AI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加速,华为等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推出多种医疗AI模型,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6. **CRO行业变化**: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中国CRO企业在效率和成本上具备优势,预计将积极拥抱AI技术,提升竞争力。

风险提示包括研发失败、销售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政策风险及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国产GLP-1药物:随着中国企业在减重和降糖领域的研发不断推进,国产GLP-1药物的出海前景值得期待。

尤其是歌礼制药的小分子口服GLP-1R激动剂ASC30在美国的积极临床结果,显示了其减重潜力。

2. CAR-T细胞疗法:国内企业在CAR-T领域的进展显著,尤其是通用型CAR-T的技术突破,为降低治疗成本和纳入医保创造了可能。

博生吉医药和科济药业的相关产品已获得监管受理,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3. 基因测序产业链:由于Illumina被禁止出口测序仪,国产基因测序仪的市场份额有望迅速提升。

华大智造和赛陆医疗等公司积极推出替换方案,预计将推动国产化进程。

4. AI医疗技术:AI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正在加速,尤其是华为与润达医疗的合作,推动了医疗AI模型的发展。

随着医疗机构对AI技术的需求增加,相关企业将受益。

5. CRO企业:随着海外创新药融资趋势改善,中国CRO企业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增强。

泓博医药的AI平台展示了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潜力,预计将吸引更多订单。

风险提示包括研发失败、销售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和政策性风险等。

推荐给朋友: 收藏    |      
  •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