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通过“1+6”政策措施和多项金融支持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政策闭环。
- 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显著提升,研发投入占比高于主板企业,展现出以研发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特质。
- 科创板并购活动主要集中于民营企业,未来政策将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梯队建设,推动企业成长路径的清晰化。
核心观点2本报告围绕科创板的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1. **政策背景与支持**:2023年,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政策,提出15项改革措施,形成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政策闭环。
吴清主席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推出“1+6”政策,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科创债ETF,并支持开发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和主题公募基金。
2. **上市公司质量分析**: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显著提升,且相较于主板企业更强。
但获利能力有所下降。
运营能力方面,科创板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大幅下降,海外收入占比逐年上升,显示出国际化趋势。
研发投入方面,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00%,远高于主板企业,体现其以研发为核心的发展特质。
3. **并购活动情况**:科创板的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共202家民营企业参与,显示出科创板在“聚焦硬科技、培育创新主体”方面的宏观定位。
4. **未来政策展望**:随着成长层的逐步完善,资本市场梯队建设将更加清晰,预计未来政策将在精细化分层机制、上市标准多元化、投资者结构优化等方面有所突破。
5. **风险提示**:需关注资本市场改革进展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收紧以及中美科技摩擦升级等潜在风险。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科创板将继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强市场包容性和适应性,适合未盈利企业上市。
- 科创债ETF的推出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提升投资活跃度。
- 科创板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整体财务健康,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
- 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高,显示出其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特质,长期成长潜力大。
- 并购活动集中在民营企业,表明市场对硬科技的关注和投资机会。
- 未来政策将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提升投资者信心。
- 注意海外流动性风险及中美科技摩擦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