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可能低估了中国增量政策的决心和力度,短期内政策出台的节奏可能提前。
- 尽管一季度经济表现良好,但外部压力可能促使政策更早落地,以扩大内需掌握主动权。
- 5%的GDP增长目标仍需坚持,政策支持将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 政策将采取“超常规”措施,重点在于扩大内需、支持消费和促进出口,可能会有多项增量政策出台。
核心观点2本次投资报告围绕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会议的讨论,指出市场对增量政策落地的决心和力度可能存在四大误区。
首先,误区一是认为美方态度可能软化,因此短期内不需要有力的增量政策。
报告强调,中美谈判难有明确时间表,中国需“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并在国际经贸斗争中统筹国内经济工作。
其次,误区二是认为一季度经济表现良好,增量政策可以延后出台。
报告指出,尽管一季度GDP增长5.4%,外部压力可能导致政策逻辑变化,强调应以扩大内需为主,早日实施积极的宏观政策。
第三,误区三是会议未明确提及完成5%GDP目标,存在变数。
报告认为5%的经济目标仍需坚持,历史上4月会议通常不会强调目标,预计将在7月重申。
最后,误区四是将“底线思维”理解为保底线,认为政策力度不会大。
报告认为“底线思维”应是形成足够的安全垫,政策力度可能超常规,关注扩大内需的多种政策方向,包括货币政策、出口支持、消费刺激、地产政策、股市稳定及财政支出加快。
整体来看,报告强调在外部环境变化下,中国需采取灵活的政策应对,积极推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