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力行业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正加速推进煤电向辅助服务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
- 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快速增长,但与现有电力系统的不适配问题日益突出,亟需提升调节能力。
- 报告提出四种电力转型发展情景,旨在为煤电转型支持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政策建议。
核心要点2本报告探讨了中国煤电行业在“十四五”期间的转型路径及多元机制,特别是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报告指出,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需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促进转型和提高效率。
中国政府提出煤电需转型为提供可靠容量和辅助服务的基础保障性电源。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已达到16.7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显示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
然而,这一增长也导致了与现有电力系统的不适配,调节能力提升滞后,新能源消纳问题仍未解决。
2025年上半年,风电和光伏利用率下降,反映出系统调节能力不足。
在此背景下,煤电作为灵活性资源和容量保障的主要来源,其角色转型与功能重构显得尤为重要。
报告建议在“十四五”良好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煤电如何支持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完善转型机制和政策措施。
为此,报告采用综合资源战略规划模型,设定四种电力转型情景,量化煤电发展空间,并设计煤电转型路径,旨在为“十五五”期间电力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建议。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 1. 可再生能源企业(风电、光伏): 推荐理由:随着中国政府对“双碳”目标的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规模和发电量都在快速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投资价值。
2. 煤电企业: 推荐理由:煤电在当前电力系统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作为灵活性资源和容量保障的主要来源,其转型将是实现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投资煤电企业可以把握其转型过程中的机遇。
3. 电力系统调节服务提供商: 推荐理由: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需求日益增加,相关的调节服务提供商将受益于这一趋势,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4. 电力设备制造企业: 推荐理由:随着电力系统向高比例新能源转型,对电力设备的需求将增加,尤其是储能、调节设备等领域,相关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5. 碳交易及碳管理相关企业: 推荐理由:在“双碳”政策的推动下,碳交易市场将逐渐成熟,相关企业将受益于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具备良好的投资潜力。
以上投资标的均与中国电力系统的转型发展密切相关,具备较强的市场前景和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