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标的:珍酒李渡(6979.HK) 推荐理由:公司积极调整销售节奏以缓解渠道压力,推出多款新品,特别是战略级新品“大珍”,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尽管2025年上半年业绩下滑,但毛利率保持稳定,未来行业复苏潜力大,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观点1- 珍酒李渡2025年上半年收入24.97亿元,同比下滑39.6%,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下滑23.5%。
- 公司通过调整销售节奏和推出新产品(如“大珍”)来缓解渠道压力,期待未来增长。
- 预计2025-27年经调整净利润将下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6/23/22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在于需求恢复和行业竞争。
核心观点2珍酒李渡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4.97亿元,同比下滑39.6%;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下滑23.5%;经调整净利润6.1亿元,同比下滑39.8%。
公司在上半年调整销售节奏,缓解渠道压力,导致收入大幅下滑。
分品牌来看,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的收入分别为14.92亿元、6.11亿元、2.77亿元和0.81亿元,同比下滑44.8%、9.4%、38.7%和63.9%。
珍酒品牌的收入下滑幅度较大,但高档酒事业部表现相对较好。
公司推出了多款新品,包括高端珍五十和2014真实年份酒,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模式。
李渡品牌的收入下滑幅度相对较小,主要得益于次高端及中端产品的补充。
湘窖的收入下滑主要由于浓香系列的销售大幅下降,而开口笑的收入下滑最为严重,受到当地餐饮需求不振的影响。
在销量和均价方面,珍酒品牌的销量同比下降33.5%,均价下降17.0%;李渡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7.8%,均价下降29.1%。
整体毛利率为59%,同比略有上升,主要得益于李渡品牌的收入贡献增加和自酿基酒的成本优化。
销售及经销费用占营收比例为22.2%,同比略有提升。
盈利预测方面,考虑到公司主动调整和行业景气度的恢复,下调2025-27年的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为12.21亿元、13.50亿元和14.50亿元,折合EPS为0.36元、0.40元和0.43元。
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26倍、23倍和22倍。
公司调整后有望轻装上阵,新品“大珍”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实际扩产节奏不达预期,以及酱酒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