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模型迭代周期缩短,能力持续提升,调用成本优化,龙头企业和中小型厂商各自发力多模态和特定模态模型。
- 短期内,AI对云计算和广告业务的拉动显著,中长期关注无人驾驶、游戏和电商等领域的潜力。
- B端AI应用在海外商业化积极,C端应用在国内外市场增长亮眼,建议关注微软、腾讯和快手等标的。
核心要点2
在大模型和AI应用产业中,1H25观察到以下趋势:首先,大模型的迭代周期缩短,能力提升,调用成本优化,龙头企业在多模态模型布局上不断拓展,而中小型企业则专注于特定模态的突破。
其次,AI对主业的拉动效果显著,短期内对云计算和广告业务影响较大,中长期建议关注无人驾驶、游戏和电商等业务的潜在增长。
在AI应用商业化方面,独立AI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但B端应用在海外已展现积极势头,C端应用在国内外市场也有较快增长。
具体标的方面,建议关注微软、腾讯和快手等公司。
关于模型能力的提升,中美两国的大模型能力持续增强,迭代速度加快,中国开源模型在能力上已领先美国。
模型调用成本因新技术和硬件的采用而持续优化,可能推动应用生态的繁荣。
在AI应用变现方面,独立AI应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较低,B端应用在海外表现较好,国内仍处于早期阶段。
C端应用如快手的可灵AI表现优异,成本优势明显。
最后,AI对主业的拉动主要体现在云计算和广告业务,短期内阿里巴巴、微软和亚马逊的云业务增速明显,而腾讯和Meta的广告收入也因AI而加速增长。
中长期则需关注AI对无人驾驶、游戏和电商的潜在影响。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在投资报告中,建议关注的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微软(MSFTUS):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云业务增长将维持强劲,有望驱动股价增长。
2. 腾讯(700HK):AI拉动广告和云业务持续较快增长,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
3. 快手(1024HK):可灵AI应用变现进展积极,带动收入空间和估值提升,表现出色。
这些公司在AI应用和云计算领域的表现将受到投资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