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生物行业在报告期内表现良好,指数涨幅为5.89%,跑赢沪深300指数。
- 第十一批集采规则优化降低政策不确定性,有利于具备高质量产能的仿制药企业。
- 创新药企在医保动态调整和国际化进程中具备成长动能,建议关注具有创新和出海能力的公司。
核心要点22025年第15期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指出,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在报告期内上涨5.89%,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1.92%)。
医疗研发外包和化学制剂的涨幅较大,分别为13.94%和8.43%;而线下药店则下跌3.91%。
截至2025年7月18日,行业PE为30.09倍,低于行业均值,疫苗、医院和其他生物制品的PE较高。
报告期内,37家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21.82亿元,其中33家减持23.28亿元。
重要行业动态包括生物医药被列为重点产业,亚盛医药和禾元生物的产品获得NMPA批准,诺和诺德的新药也获批用于慢性肾病治疗。
投资建议方面,第十一批集采规则优化降低了政策不确定性,科创板的新层级为创新药企提供了融资支持。
医保动态调整加速创新药准入,国际化进程有望加强。
建议关注具有创新和出海能力的药企以及具备高质量产能的仿制药企。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和研发进展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风险的加剧。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投资标的: - 创新药企:如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诺诚健华等13家企业。
- 高端和成本优势的仿制药企业。
2. 推荐理由: - 第十一批国采明确排除创新药并豁免谈判药品,降低政策不确定性。
- 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强化对未盈利创新药企的融资支持。
- 医保动态调整加速创新药准入,商保目录启动探索支付端扩容,有助于创新药企的成长。
- 海外临床数据表现良好,价格保密机制助力国际化突破,增强创新药企的成长动能。
- 第十一批集采规则优化引导降价趋于理性,有利于具备高质量产能和成本优势的仿制药企业。
建议持续关注具有创新和出海能力的药企以及高端和成本优势的仿制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