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标的:陕鼓动力(601369) 推荐理由:公司在双碳政策驱动下,压气储能实现全覆盖,具备多种工况设备设计能力,能源运营业务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国际化战略深化,预计未来业绩稳步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核心观点1- 公司在双碳政策推动下,压气储能全覆盖,具备多种工况要求的核心设备设计制造能力,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 能源基础设施运营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动力,预计2024年收入占比达38.65%,并在高端装备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和里程碑订单。
-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国际化战略深化,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和EPS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需关注市场竞争和需求风险。
核心观点2
陕鼓动力(601369)在双碳政策的驱动下,积极推动压气储能的全覆盖,受益于我国一系列绿色低碳转型政策的实施。
这些政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的碳排放双控机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等,为能源装备行业带来了结构性机遇。
公司凭借其"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满足从中温到高温、从小型10MW到大型660MW的不同工况要求,实现了压气储能领域的全覆盖,预期在工业节能和新能源装备领域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在能源运营方面,预计到2024年,公司能源基础设施运营业务收入占比将达到38.65%,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9.48%。
能量转换设备的收入同比增长3.72%,并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并网全球首套300MW压气储能压缩机组,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此外,公司还签订了多项重要订单,包括国内首套硝酸五合一机组和海外空分压缩机组等。
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在2024年达到了4.16亿元,同比增长50.43%,完成了154项研发项目,获得了699件授权专利,主导制定了51项国家标准。
技术成果的转化加速,其中300MW压气储能机组获评“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国际化方面,公司海外收入达10.63亿元,同比增长8.07%。
品牌价值显著提升,连续三年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央企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收入分别为112.17亿、123.33亿和136.88亿元,EPS分别为0.66、0.73和0.81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3.7、12.4和11.2倍。
综合考虑公司的发展前景,首次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包括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盈利能力减弱、能源结构变革和可持续发展风险,以及增量市场投资及建设需求减少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