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行业供给侧困境有望在政策和市场自律的共同作用下逐步改善,预计将推动产能出清和盈利修复。
- 国内外需求在抢装和政策支持下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增速保持在5%-10%。
- 关注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尤其是TOPCon、HJT等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少银/无银化浆料的产业化进展。
- 投资建议聚焦全球化背景下的独立电池片供应商、细分技术龙头、以及经营稳健的头部企业。
- 风险提示包括传统能源价格波动、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及储能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等。
核心要点2
光伏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分析指出,供给侧困境有望反转,主要得益于顶层政策关注和企业自律协同。
自去年底以来,政策制定机构已多次表态解决光伏行业结构性矛盾,市场化力量的参与将推动供给侧改善。
同时,行业并购重组加速,二三线企业的筹资能力受到限制,资金压力逐渐显现。
需求方面,国内市场平稳,海外需求维持高景气,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增速在5%-10%之间,组件需求将提升至650-700GW。
全球化趋势下,具备跨国生产能力的企业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技术层面,关注TOPCon、HJT和XBC三种技术路线的差异化优势,特别是金属化浆料的降本进展。
投资逻辑上,行业整体亏损状态下,减产挺价成为共识,随着落后产能淘汰,盈利有望修复。
建议关注以下投资主线:全球化背景下的独立电池片供应商(如钧达股份、横店东磁)、细分技术路线的龙头企业(如爱旭股份、帝尔激光)、少银/无银金属化浆料供应商(如聚和材料)、经营稳健的头部企业(如信义光能、隆基绿能)以及硅料整合受益方(如通威股份)。
风险提示包括传统能源价格波动、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及储能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钧达股份、横店东磁:在组件产能全球化背景下,有望迎来价值重塑的独立第三方电池片供应商。
2. 爱旭股份、帝尔激光、奥特维、迈为股份:细分技术路线的龙头设备组件厂商,建议关注捷佳伟创。
3. 聚和材料:少银/无银金属化浆料方案供应商,具备降本潜力。
4. 信义光能、福莱特、福斯特、隆基绿能、美畅股份:经营稳健、报表质量较优的头部企业,具备稳定的市场表现。
5. 通威股份:硅料环节整合推进的潜在受益方,能够从行业整合中获益。
这些标的在行业供给侧困境反转、需求增长以及技术迭代等背景下,有望实现投资价值的提升。